生态葬是一种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墓地形式,旨在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其主要类型包括多种不占或少占用土地资源的方式对骨灰进行安葬的方法。以下是生态葬的几种主要种类:
定义:将骨灰撒入大海的一种丧葬方式,打破了传统“入土为安”的观念,是继墓葬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
特点: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发展社会经济,加速殡葬改革进程,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推广情况:在国内不少地方得到推广,并有公益性和付费两种形式。同时,海葬在国外也很流行,如瑞典、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定义:家属以认养绿地的办法,植些树木,然后把亲人的骨灰撒入树下的一种丧葬方式。
特点:地面没有任何殡葬设施,以自然石或纪念树为标记,占地面积小,还能绿化山林、改善生态环境。
分类:树葬可分为节地树葬和生态树葬,一种保留骨灰,一种不保留骨灰。
定义:用花坛代替墓穴,将特制的可降解的骨灰盒放入花坛中,然后在花坛上种植花朵。
特点:花坛上有各色花朵,可以节约土地资源,使墓地环境生机盎然,充满人文关怀。
优势:坛位可循环利用,占地面积少。
定义:让逝者骨灰与芳草相伴,汲取大自然芬芳,与天地合二为一的一种丧葬方式。
特点:草坪葬将西洋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其卧碑流畅的线条掩映于花草丛中,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
定义:把逝者的骨灰盒嵌在墙壁内的一种丧葬方式,分为室内壁葬和室外壁葬。
特点:壁葬墙与普通墙体高低相仿,墙体正面分布多个井字型可以安放骨灰盒的格子,骨灰盒放进去后,格位口用石材进行封死,石材外边既可以做装饰又可以用来做墓碑。
优势:价格相对实惠,为后人留福,是一种新型的殡葬理念和行为。
定义:不用骨灰盒,直接将逝者骨灰和鲜花一起在塔内进行下葬。
特点:一座塔能容纳上万例骨灰,具有明显的节约用地、经济实惠的特点。
定义:将逝者骨灰混入烟花中,之后由大炮或其他发射器射向夜空,在夜空绽放。
特点:璀璨夺目,具有独特的纪念意义。但这种方式在国内较为少见,主要在部分国外地区流行。
定义:摒弃传统葬区的墓碑,根据逝者生前的爱好、身份职业进行分区,用各种艺术化的纪念雕塑代替原来呆板统一的墓碑。
特点:使整个葬区充满艺术气息,续写逝者身前的人生传奇。
定义:一种在国外逐渐兴起的生态葬方式,将遗体置于可降解的容器中,加速其分解过程,最终转化为土壤。
特点:回归自然,实现真正的生态循环。但这种方式在国内尚不普遍。
定义:将逝者骨灰与海洋级混凝土混合后制成人工珊瑚,植入海底。
特点: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同时寄托人们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这种方式在美国等地较为流行。
定义:通过压力高温升华等技术,将逝者骨灰制作成圆形晶体。
特点:体积小、密度大、更环保,实现了少占地微占地的绿色生态目标。
生态葬的种类多样,各具特色,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也符合现代社会对环保和节约土地资源的追求。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和技术的进步,生态葬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